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风采
陈敦桥:躬耕秦楚茶山间 矢志不渝为茶农
发布日期:2023年8月1日 /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十堰人大网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赵文丽)投身农业一线,他怀揣“三农”情怀,始终不忘做茶初心;扎根田间地头,他把无私奉献刻在骨子里,专心做好茶叶技术服务。他20年如一日,一心为茶叶谋发展、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先后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十大茶叶企业家、十堰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十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十堰市四、五、六届人大代表,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敦桥。

“人大代表”这个职务对陈敦桥而言,饱含着选民的信任和支持,凝聚着群众的期望和重托。如今已年过五旬,他仍然活跃在茶产业发展的第一线。

茶乡种出好“钱”景

深藏秦巴山腹地的竹山,在茶产业发展的路上也曾面临许多难题,如基地分散,加工主体偏少、偏小,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

作为竹山绿茶龙头企业,陈敦桥自觉扛起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专长和代表优势,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和茶农一起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终于找到发展方向——建设标准化茶园基地,提升茶叶品质,带领茶农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规模起来了,效益自然水涨船高。陈敦桥持续在低产茶园改造上下功夫,在标准化茶园建设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在宝丰、秦古、竹坪、大观山、大泉山等地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9个,新建标准化茶园基地8万亩,带动900多户群众直接融入全县茶产业链,与竹坪乡宽坪村等20个村、秦古西岭茶叶专业合作社等1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带动2万余名茶农年人均增收2000元,让“高山茶”香飘致富路。

一边投身发展,一边出谋划策。为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陈敦桥提出了关于加大“主打品牌”培植力度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的建议,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认真落实。今年7月,“武当山茶”作为我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绿茶类排名第一受邀参加第三届世界绿茶大会,被授牌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二十强,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自动化生产线让梦想照进现实

“晴怕干旱雨怕涝,冬怕冻害春怕霜……”“手工制茶效率太低了,标准不统一,品质不稳定,同质不同价……”陈敦桥至今还记得当年在宝丰镇小堰村走访时,茶农向他倒了许多“苦水”。

于是,陈敦桥从基地入手,把核心茶园按生态有机标准,以中茶所技术力量为支撑,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校企联合,引进技术人才,从鲜叶调运到杀青叶分季节调运,反复试验,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数字指标。

“茶叶品质很好。”专家们的定论,让陈敦桥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仅仅统一标准还不够,生产效率也要提上来。陈敦桥又到浙江、四川等地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并引进“联合汽热”加工设备,按照“圣水”茶的品质特点,研发了名优绿茶联合自动化生产线。第二年春,在自动化生产线加持下,圣水茶场的产量翻了5倍。

“不要小看这一棵棵茶树上的嫩芽,那全是人民币噢,自动化生产,效率起来了,产量起来了,我去年承包的50亩茶园,收入达14万元。”种茶大户周明全笑呵呵地说,这一自动化生产线增加了茶叶利用率,每亩新增收入1000余元。

从最初传统的人工制茶,到多次拜访茶专家取经后开辟联合自动化生产线,几年间,陈敦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比对数据。2000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拿下了国家应用型发明专利,生产的茶产品先后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名优茶金奖。

新产品孕育新希望

茶企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为了提高竹山茶叶的科技含量,增加茶农收入,陈敦桥聘请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知名茶叶专家常年担任技术顾问,合作开发了桑叶茶与红茶复合发酵功效茶,并申报通过了QS生产许可等权威认证。

如今,竹山茶产业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茶叶种植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突破30万亩;15万茶产业从业人员“绑定”在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上稳步增收;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全县“三品一标”品牌达到15个,知名茶叶企业黄鹤楼茶业、武当道茶、萧氏茶业纷纷入驻竹山。

“只有把特色产业发展好,乡村全面振兴才有基础。”陈敦桥表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将一步一个脚印、一件接一件建议,继续做精做细茶产业文章,当好群众代言人,着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参与代表:陈敦桥

Copyright 2024 竹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20360号-1
关 闭